夏日里,記者跟隨餐企員工擺攤賣外賣
煙火氣中顯生機
今年夏季,宜城街頭多了些特別的吆喝聲。每到午餐、晚餐前一小時,多家酒店、餐廳便準時在店外支起攤位,熱氣騰騰的菜品憑借親民價格與過硬品質,贏得市民熱捧。
當酒店的精致餐點走出大堂,與街頭的煙火氣碰撞,會催生怎樣的消費新場景?這種被網友稱作“放下身段,服務下沉”、走“親民化”路線,成效如何?7月15日,記者跟隨宜城一家餐企員工走上街頭,一同擺攤賣外賣,探尋這城市新風景中的消費活力。
7月15日中午,吳開能和員工們正在店外攤位前忙碌著?!∪襟w記者 查燦華 攝
變“坐等客來”為“主動出擊”
7月15日上午9時20分,在倒扒獅歷史文化街街口的潮村烤肉店,記者見到吳開能時,她正和員工們在一樓廚房里忙著備餐;丈夫潮圣往則在二樓廚房,準備拿手的鹵味與蘇州圓子。
今年是吳開能夫婦投身餐飲業的第19年,兩人經營著1家烤肉店和3家酒店?!斑@段時間仿佛回到創業初期,老潮(潮圣往)當廚師,我做服務員,每天忙得腳不沾地?!绷钠饠[攤日常,吳開能不禁感慨。
今年,吳開能就察覺到進店用餐的客人日漸減少,6月以來,酒店大堂更顯冷清?!霸俨幌朕k法,店真要撐不住了。”她不再“坐等客來”,決定“主動出擊”,將酒店里受歡迎的鹵味、炒菜、燒臘等做成外賣,到路邊擺攤售賣。
“我們精選3家酒店的特色菜,像廣廚做的脆皮雞、烤鴨、拌河粉等粵菜,本地廚師做的炸圓子、小炒,還有老潮拿手的小龍蝦、鹵菜等,準備了30多個菜品,定價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眳情_能介紹,6月13日下午,首次出攤采用“酒店菜、小份賣”的模式,還沒怎么吆喝,攤位前就擠滿了搶購的市民,不到兩小時就賣了4000多元。
從此,吳開能和員工們每天上午10時30分、下午4時30分準時出攤,風雨無阻。外擺攤點也從1個增加到3個,原本因店堂生意冷清準備休假的員工,重新忙碌起來。
炎炎夏日里菜品熱賣
廚師忙著炒菜,服務員們忙著搬桌子、擺攤位。7月15日午餐前,潮村烤肉店的店內店外是一派忙碌景象。不時有路過的市民前來詢問:“菜做好了嗎?”“什么時候開始賣?”“現在能買嗎?”
10時30分,外擺攤位的菜品全部就位。一側攤位是烤鴨、鹵鵝、鹵牛肉等燒臘和鹵菜,有廚師專門負責斬切;另一側是紅燒肉、紅燒小黃魚、香辣小龍蝦、茭白炒肉絲等小炒和燒菜,6名服務員負責打包。攤位旁,還有廚師支著油鍋炸圓子。
開賣前,吳開能發了條朋友圈:“出攤咯,出攤咯,今天有新品哦。”配上菜品視頻后,很快便接到老顧客電話:“今天有豆角燒肉嗎?上次買的很好吃?!?/p>
剛回復完線上顧客,吳開能又招呼起攤位前的客人。出攤沒多會兒,攤位前就圍滿了人。
“昨天買的鹵牛肉味道很好,今天我家沒做菜了,就在這買點帶回去。”市民朱女士選了烤鴨、紅燒小黃魚、雪菜肉絲、炸圓子、撈汁花甲。吳開能笑著提醒:“今天少買幾樣,好吃明天再來。我們不賣隔夜菜,你們也別吃隔夜菜。”遇到像朱女士這樣多買的顧客,她總會這樣叮囑。
“酒店的菜味道好、吃著放心,價格還便宜,下班帶點回去,省時又省事。”市民徐先生已是老主顧,他買了5個菜加2份米飯,才花了63元。
臨近中午,攤位前來了兩位拖著行李箱的顧客,他們買了兩份涼拌河粉、一份雪菜炒肉絲。吳開能熱情招呼:“店里有座位,買的飯菜可以堂食哦?!彼杨櫩陀M門,讓服務員送上熱水?!拔覀儊砺糜?,著急趕火車,這現成的飯菜買了就能吃,方便又快捷。”顧客說。這些天,已有不少游客光顧吳開能的攤位。
正午時分,暑氣蒸騰。攤位雖在樹蔭下,還蓋著遮陽網,卻仍難擋熱氣。記者站在棚內,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顧客源源不斷,服務員幾乎沒坐下來歇過,但大家熱情絲毫不減,不時招呼道:“還需要點什么?”“吃得好再來啊!”
忙到中午12時30分許,炒菜陸續賣光,吳開能招呼大家收攤。搬完東西、打掃干凈后,她和員工們才吃上午飯。稍作休息,下午3時許又要開始忙碌,為晚上出攤做準備。
餐企轉型應對市場變化
讓員工有事做,讓更多消費者了解酒店菜品口味,是吳開能外擺攤位的初衷。經過一個多月的嘗試,成效已然顯現,員工全員在崗,無減薪、無裁員。同時,積累了大量社區客群,還為堂食引來了顧客。
為吸引更多顧客,吳開能還在擺攤現場開起直播,主播拿著手機給線上食客展示菜品和現場熱鬧場景。
其實早在去年,吳開能就開始探索轉型,嘗試線上運營。她學習剪輯、拍攝短視頻和直播,一年來堅持運營5個抖音號和3個視頻號,每周直播賣套餐,為酒店帶來不少流量,營業額也大幅增長。
“酒店菜、小份賣”的外擺模式,是吳開能的又一次轉型嘗試。她坦言,擺攤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營壓力,也是酒店自救拓客、深化品牌認知的重要途徑。
至于攤位能擺多久,吳開能也坦言:“炎熱天氣菜品如何保鮮,寒冷冬天菜品如何保溫,都是要面對的挑戰?!钡钪瑪[攤不僅關乎經營,更承載著服務社區、便利周邊的價值。她表示,后期會靈活調整策略,比如開設外賣窗口、保留受歡迎單品等,以應對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