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數智救災”跑出“應急速度”
8月6日,記者從安慶市應急局獲悉,今年以來岳西縣打破部門壁壘,創新實施應急救災報表共享共用機制,通過整合數據、規范流程實現災情信息“一表通”“一鍵達”,報表效率較以往提升80%,為搶險救援決策提供了及時準確科學的數據支撐。
針對以往災情數據分散、統計指標及標準不一的問題,今年起岳西縣應急管理局牽頭整合資規、水利等6部門多項災情指標,制定《岳西縣災情數據一覽表》,涵蓋受災人口、房屋倒損、農作物受損、直接經濟損失等關鍵信息,實現災情信息“一表覆蓋”。
6月20日,該縣五河鎮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夏燚鑫在巡查中發現思河村地質災害隱患點異常,立即通過新表格上報險情,為后續15名群眾的及時轉移提供了精準數據支撐。“整合后的表格采用模塊化設計,重要信息一目了然,過去需要填報多套表格,現在一張表就能搞定。”夏燚鑫說,標準化、規范化的數據采集方式,大大提升了基層應急響應效率。
該縣建立“鄉鎮收集-專人審核-部門共享”的閉環管理流程。全縣24個鄉鎮均明確專職災情信息員,收集匯總本轄區災情信息,并按時核準上報。鄉鎮報表需經分管負責人或主要負責人審核簽字并加蓋公章后,由應急部門專人統一接收處理。
“這個章蓋下去,責任就扛在肩上了。”該縣白帽鎮相關負責人說,“它倒逼我們必須深入一線核清核準災情,確保報出去的每個數據都經得起檢驗,系統數據和簽章紙質數據也嚴格一致,杜絕了‘兩張皮’。”
該縣應急管理局定期將匯總數據推送至資規、水利等縣直有關部門,實現數據資源共享。“一源多用”的數據共享模式,有效解決了部門間數據不一致的問題,提高了協同處置效率,為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該縣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介紹,通過統一數據標準、優化指標設置,既確保了數據質量、又減輕了基層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