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防曬是保護還是隱患?
醫生:可能造成維生素D缺乏或影響人體生物鐘
烈日當空,走在安慶街頭,隨處可見“全副武裝”的市民:遮陽傘下,防曬衣包裹嚴實,防曬面罩遮得只剩眼睛,手套袖套層層防護,防曬已成為夏季出行的“標配”。尤其是愛美的都市女性,對陽光的“嚴防死守”近乎極致。然而,如此嚴格的防曬真的對身體有益嗎?過度防曬是否隱藏健康隱患?醫生提醒,過度防曬可能引發健康風險,科學防曬至關重要。
“全副武裝式防曬”漸成潮流
8月22日午后2時的菱湖南路,陽光把柏油路曬得發燙。記者沿街而行,發現大部分行人基本都采取了防曬措施:騎電動車的上班族穿著淺灰、米白的防曬衣,帽子壓得低低的;步行的市民大多撐著遮陽傘,有的女孩甚至穿著連腳踝都被裹得嚴嚴實實的長款防曬衣;就連路邊賣水果的攤販,也戴著寬檐草帽,躲在巨大的遮陽棚下。
“這太陽太‘毒’了,不遮嚴實點根本不敢出門。”28歲的上班族林悅非常注重防曬,她的通勤包裝著遮陽傘、防曬霜、防曬口罩三件套。“早上出門先涂SPF(防曬系數)50+的防曬霜,騎車戴防曬面罩和冰袖,中午吃飯撐傘去食堂,下午下班再補涂防曬霜。連陰天都不敢松懈?!彼f。
相比林悅的“精致防護”,寶媽張莉對孩子的防曬更顯“緊張”。女兒剛滿3歲,夏天出門她必定給孩子穿長袖防曬衣、戴防曬帽、涂兒童防曬霜,連嬰兒車都加裝了防曬篷?!吧洗螏Ш⒆尤ス珗@,沒戴帽子曬了半小時,臉頰就紅了,從此再也不敢馬虎?!?/p>
記者在人民路商圈發現,防曬用品的銷售十分火爆。某連鎖美妝店的貨架上,SPF50+、PA++++的防曬霜占據最顯眼位置,冰絲防曬衣、全臉遮陽面罩、帶指套的防曬手套等“硬核裝備”被擺在促銷臺“C位”。店員一邊整理貨架一邊告訴記者:“入夏后防曬類產品銷量激增,其中高倍數、防水抗汗型產品最受歡迎,尤其是那種能把臉遮到只露眼睛的面罩,年輕女性顧客幾乎人手一個?!?/p>
過度防曬會導致健康疾病
“科學防曬對健康至關重要?!卑矐c市立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楊秀峰介紹,紫外線中的UVC(短波紫外線)被臭氧層吸收,對人體影響較小;但UVB(戶外紫外線)會導致曬傷、紅斑,是皮膚癌的重要誘因;UVA(長波黑斑效應紫外線)則能穿透真皮層,加速皮膚老化,誘發色素沉著。因此,在紫外線強烈的時段采取必要防護,能有效降低皮膚損傷風險。
但凡事過猶不及,過度防曬的危害往往被忽視。楊秀峰指出,在人體獲得的維生素D中,80%~90%都來源于曬太陽,維生素D被稱為“陽光維生素”,對健康至關重要。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照射下會轉化為維生素D前體,再經過肝臟和腎臟的代謝,形成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它能促進鈣、磷吸收,維持骨骼健康,還與免疫調節、細胞分化等生理過程密切相關。
楊秀峰解釋,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鈣吸收不良,長期如此可能引發骨質疏松、骨軟化癥,兒童則可能出現佝僂病;同時,維生素D缺乏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抑郁情緒、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等相關問題。
除了維生素D缺乏,過度防曬還可能影響人體生物鐘。“陽光是調節生物鐘的重要信號,適度接受陽光照射能幫助維持正常的晝夜節律,改善睡眠質量。”楊秀峰說,長期缺乏陽光接觸的人,更容易出現睡眠紊亂、情緒低落等問題,這在秋冬季節尤為明顯。
科學防曬至關重要
那么,如何把握防曬的“度”?楊秀峰給出了“分層防護、按需調整”的科學建議。
從時間維度看,應避開紫外線最強的時段外出。“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紫外線指數較高,這段時間如需外出,可采取帽子、遮陽傘、防曬衣等物理防曬措施,或選擇SPF30+、PA+++以上的防曬霜,提前20分鐘涂抹,每2-3小時補涂一次?!睏钚惴褰ㄗh。
從人群差異來看,不同群體的防曬需求各不相同。“嬰幼兒皮膚嬌嫩,應避免強光直射,可在樹蔭下等散射光環境中適當活動;老年人皮膚老化,對紫外線更敏感,需加強防護;而患有光敏感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光敏藥物的人群,則需要嚴格防曬?!睏钚惴灞硎?。
“即使是在紫外線強烈的夏季,人體也需要一定的日照,讓皮膚充分合成維生素D?!睏钚惴鍙娬{,建議每周安排2-3次“陽光浴”:可以選擇在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4時以后、陽光相對不強烈的時間點,直接裸露手臂、腿部于陽光下,不抹防曬霜,接受15-20分鐘的自然光照。此外,還可通過飲食輔助補充,如多食用深海魚、蛋黃、牛奶、蘑菇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若檢測發現維生素D嚴重缺乏,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充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