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答卷:保障性住房的“安居密碼”
四十五載南海潮涌,深圳從小漁村邁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書寫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輝煌篇章。每一次產業升級、每一次城市拓展,都伴隨著大量人口奔涌而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深圳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民生“七有”中的住有宜居目標,將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重點工作,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動住房高質量發展。既是“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堅定承諾,也為全國保障性住房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方案”。
深圳市安居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居集團”)于2016年成立,作為保障性住房專營機構,負責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創新搭建了保障性住房全鏈條一體化運作體系,并探索了保障性住房“政策性功能性導向、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可持續發展“深圳模式”,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深夢揚帆——給青春一個溫暖的起點
“那是20年來最特別的跨年?!比缃?,以新型農藥項目叩開深圳合成生物產業大門的“新深圳人”陳楚銘想起自己的免費入住體驗,仍然很難忘。2024年底,因為要在深圳做課題,他在這里度過了元旦?!芭c天南海北的年輕人圍坐在安居樂寓共享餐廳,分享著各自的夢想,這座以‘速度’著稱的城市,用特有的包容溫暖著每個追夢人。”
像陳楚銘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他們從五湖四海涌入深圳,第一站就感受到了深圳“深夢揚帆”免費住帶來的溫暖。
2024年11月28日,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團市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指導支持下,安居集團及旗下安居樂寓公司創新推出“深夢揚帆”公益行動計劃,提出口號“萬套樂寓免費住”,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免費7天住宿,降低外來大學生來深圳面試和工作成本,引發廣泛輿論關注,迅速成為“深圳現象級城市IP”。
“深夢揚帆”計劃樣板間
2025年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新聞發布會,“深夢揚帆”迎來重磅升級,免費周期延長至15天。截至2025年7月底,近3.8萬人報名、實際入住近1.9萬人。參與者來自全國的2565所院校,以及來自英國、澳大利亞等22個國家的143所海外高校,總計覆蓋超2700所院校。
“反響和效果遠遠超出預期,足見我們為來深求職人才提供了切實需要的優惠,體現出深圳這座城市對來深人才強大的吸引力。”安居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誰又能想到,“深夢揚帆”發起時,安居樂寓才剛剛成立9個月。截至2025年7月,安居樂寓房源已覆蓋深圳市9個行政區,開業47家門店,投入運營逾5萬套(間),其中“一張床”近1000張、“一間房”約3.5萬間、“一套房”約1.5萬套,入住率已超85%,在服務約4.5萬人、累計服務超13萬人次。為成長型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打造有品質的“來深第一站”,未來還將繼續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提供“高品質、小戶型、便捷化、可負擔”的宜居空間。
深夢揚帆以一顆“暖心”,為初來深圳的應屆畢業生提供了理想的第一站。它不僅大幅降低了年輕人的求職成本和生活壓力,更減少了因租房難題帶來的職業選擇干擾,切實幫助他們走好“深圳第一步”,讓更多年輕人在此安心起步、堅定留下。
精準保障——為人才與城市發展“雙向賦能”
深圳把保障性租賃住房納入“十四五”住房發展專項規劃,直指“為深圳留住人才、托住民生底線”,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住房發展。
如果說“深夢揚帆”是深圳給年輕人的第一個擁抱,那么如何讓他們留下來、融進來、長發展,安居集團也正在努力書寫自己的答卷。
作為深圳保障性住房專營機構,安居集團持續助力深圳打造“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自2022年起,安居集團與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大學、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等高校合作開發6個保障性住房項目,助力高校教職工家庭住有宜居,預計提供房源超7000套。
安居集團與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合作開發的安居瀾庭項目
安居集團以博文苑、高新花園等多個高品質保租房項目為住房平臺,向深圳市重點企事業單位員工提供租賃居住及配套服務,積極助力華為、比亞迪、騰訊、立訊精密等世界500強企業,助力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南方科技大學、深圳灣實驗室、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深圳)等高校實驗室,以及深圳邁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科士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創維集團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深圳公大激光有限公司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筑巢引鳳、廣納人才。
安居集團累計服務重點企事業單位逾5900家,累計服務高層次人才超500名,累計服務院士9名,累計服務人才及家屬約19萬人,形成了多層次多維度的服務對象矩陣,有力地支撐了深圳重點企事業單位的快速發展。
安心安家——讓“住有宜居”照進現實
2025年8月初,一位來深多年的女士終于搬進了光明明匯府的新家。2013年來深闖蕩,至今已過去12年。和大多數來深建設者一樣,她的足跡從廠區宿舍到城中村租房再到如今住上保租房,對“來了就是深圳人”有種具象化的體會。
光明區面向個人配租房源明皓府實景圖
一座城市的繁榮不僅需要各類高精尖人才,也依賴每一位新市民、青年人、普通勞動者的默默付出。在大力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同時,深圳始終未曾忽視城市運轉中不可或缺的基層服務者,加快實現住有宜居,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托起越來越多新市民、青年人。為此,深圳將保障服務深度不斷下沉,推出面向個人配租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這正是深圳這座城市“全維度”保障理念的生動體現,讓更多人在這片熱土上擁有一個安穩的家。
自2024年底,市、區住房主管部門以市場和需求為導向,改變以往主要面向重點或大型企事業單位配租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方式,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力度,推出較大比例房源面向個人家庭配租,體現了保障性住房的民生普惠性,受到市民歡迎。目前,深圳已有大鵬、光明、坪山、龍華、寶安、龍崗、南山等7個區面向個人配租超過1.2萬套。安居集團作為深圳保障性住房籌集建設的主力軍,采用“政策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致力于讓更多來深建設者能在這里安家,共提供超5400套保租房支持和參與,直接面向個人和家庭配租保障性租賃住房。
保障性租賃住房只是安居集團保障性住房體系的一部分,出售型保障性住房同樣屬于安居集團的重點業務板塊,安居集團持續性鞏固和完善“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以更大力度滿足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與居住保障水平。
吉林人辛鵬飛來深圳打拼多年,2020年結婚以后,買房安家就成了頭等大事。2023年,他通過公開搖號的方式購買到安居集團開發的出售型保障性住房?!捌焚|有保障、價格能承受、服務信得過”。辛鵬飛介紹,房子正在裝修,預計今年底就可以入住。“現在有了房子、落了戶,在深圳扎了根,感覺終于是有了一個自己的家,很安心。”
背后支撐這份“安心”的,是安居集團搭建的全鏈條一體化運營體系:從建設籌集到物業運營,從數字化管理到社區服務,每一個環節都秉持“匠心”。
安居集團旗下物業公司安居城服,將這份“匠心”融入社區日常,持續提升服務溫度與管理精度。安居城服以“安居鄰里文化節”為核心IP,僅在2025年上半年,深圳在管項目開展民俗節慶、親子互動、青年聯誼等社區活動高達227 場,構建全齡友好、睦鄰共享的溫暖共同體。同時,安居城服依托數字化平臺,實現報修、家政、充電等一站式便捷服務。從文化滋養到數智賦能,從精細運維到人文關懷,真正讓“此心安處”成為深圳市民安居樂業的溫暖底色。安居,不僅是四堵墻一個頂,更是一種有尊嚴、有溫度、有期待的生活。
安居樂寓共享公區社群活動
與城共生——以“安居樣本”服務深圳未來
四十五年來,特區因人才而興,人才因深圳而夢。多建房、快建房、建好房、管好房,就是安居集團的使命。截至2025年7月,安居集團累計開工119個項目,累計籌建保障性住房約32萬套,供應約15萬套,約占全市1/3、鞏固和完善“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累計服務超過9100家企業、約19萬市民及其家屬,發揮了全市保障性住房籌建主力軍作用。
安居集團創新搭建了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運營管理、住房租賃、住房金融“四大平臺”全鏈條一體化運作體系,并通過租售并舉,滾動開發,探索了保障性住房“政策性功能性導向、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可持續發展“深圳模式”。
這種模式通過引入市場化機制,提升了保障性住房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時堅持政策性導向,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這種雙贏體現在一棟棟拔地而起的綠色智慧小區,也流淌于一個個普通人真實的安居故事里——無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科研一線的工程師,還是奔波在城市街角的基層服務者。如今,陳楚銘正緊張地籌備噬菌體農藥相關的研究,辛鵬飛憧憬著年底的喬遷……無數人的安居故事,正在這片年輕、活力的土地上演著。
黎明初升,蓮花山的風吹向大海,深南大道車水馬龍一如往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藍圖里,“住有宜居”已被列為民生幸福標桿。隨著“深夢”系列公益活動的持續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申請門檻進一步敞開、數字化社區全域推開,城市與新市民的雙向奔赴正在加速。住有宜居,正成為更多人愿意留下來的理由。筑巢引鳳,深圳讓奮斗者先安心住下,再一起把未來點亮。(劉清華、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