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頓飯的改革說起
為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落實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要求,減輕基層負擔,8月19日,安慶市市直機關事務管理中心、市財政局聯合印發《安慶市市域內公務餐管理辦法》,全面實行市域范圍內公務活動“零接待”。(8月22日《安慶日報》報道)
“治大國若烹小鮮”,作風建設從來都藏在細微處。近日,安慶專門出臺辦法,在市域范圍內全面啟動公務餐改革,這看似一頓飯的變革,實則是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深化落實,更是為基層減負、推動實干作風的生動實踐,讓人不得不為之點贊。
公務餐改革,是厲行節約的“推進器”。過去公務接待中,“超標準宴請”“無實質陪餐”等現象,不僅浪費公共資源,更易滋生享樂奢靡之風。此次公務餐改革以“零接待”劃下硬杠杠,用“一碼通”規范全流程:不搞“面子宴請”,不做“人情消耗”,每筆餐費都實名登記、按標結算。這不是簡單的“禁止”,而是用制度倒逼節約理念落地,讓“過緊日子”要求貫穿公務活動始終。這臺“推進器”實實在在把厲行節約從理念轉化為行動,讓公共資金用在刀刃上。
公務餐改革,是基層減負的“松綁器”。曾幾何時,有的基層干部困在“接待循環”里,備餐、陪餐、填單成為日常。此次我市的改革直擊痛點,市域內公務活動不再安排宴請,把干部從“迎來送往”中解放出來。少了酒桌上的客套周旋,多了田間地頭的調研走訪;減了接待流程的繁瑣消耗,增了為民辦事的時間精力。這臺“松綁器”減去的是形式負擔,留住的是實干空間,讓基層干部能輕裝上陣抓發展、解民憂。
公務餐改革,是作風建設的“凈化器”。過去公務餐中“酒桌應酬”易助長功利心態、“超標鋪張”會滋生虛榮作風、“賬目模糊”則暗藏貪腐隱患……這一切將在公務餐改革中被精準“去弊”,讓公務往來回歸“有事說事、務實高效”的本質。這臺“凈化器”濾掉的是虛浮客套,留下的是清廉務實,改善的是作風,凝聚的是合力,提升的是形象。
簡餐見清廉,透明顯擔當。公務餐改革改了餐桌規矩,凈了干部作風,減了基層負擔,暖了群眾心田,這樣的改革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