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外賣行業良性發展注入“穩定劑”
當外賣成為城市生活的“剛需”,行業快速發展背后的合規漏洞、安全隱患也逐漸凸顯。市市場監管局依據多部法律法規發布外賣行業提醒函,在于讓“野蠻生長”的行業亂象有了約束,讓外賣服務從“便利”走向“安全+便利”的良性軌道。
給外賣行業立規矩,首先要壓實平臺的“第一責任”。提醒函明確要求平臺復核入駐商戶資質、清理“無證套證”商戶,這直擊行業長期存在的“準入門檻低”痛點。過去,部分平臺為追求商戶數量,對資質審核流于形式,導致“幽靈餐廳”“黑作坊”混入其中,威脅消費者健康。如今通過動態核驗、公示資質等要求,相當于為平臺裝上“過濾網”,從源頭杜絕違規經營。同時,要求平臺建立檢查監控制度、及時處置違規行為,更是將“監管責任”傳遞給最貼近商戶的平臺,讓監管不再“鞭長莫及”,形成“平臺自查+政府監管”的雙重防線。
食品安全是外賣的“生命線”,提醒函的細化規定為這條生命線筑牢了屏障。過去,“后廚臟差”“配送污染”等問題常讓消費者對餐食安全心存顧慮,而“明廚亮灶”讓加工過程“曬在陽光下”,“食安封簽”則給餐食上了“安全鎖”,這些措施不僅能切實降低安全風險,更能重建消費者對外賣的信任,讓“吃得放心”不再是奢望。
規范市場競爭與保障多方權益,是外賣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提醒函禁止“二選一”“內卷式補貼”“刷單炒信”等行為,直指行業惡性競爭的“頑疾”。此前,部分平臺為搶占市場份額,用低價補貼擠壓中小商戶利潤,用“二選一”限制商戶經營,最終導致“商戶承壓、消費者埋單”的惡性循環;而刷單、虛假評價則破壞了市場公平,誤導消費者選擇。如今明確禁止這些行為,并要求公示傭金、規范價格,既能為商戶營造公平的經營環境,也能讓消費者避免“被套路”。同時,提醒函關注騎手權益,禁止“最嚴算法”考核、完善勞動報酬規則,更是跳出“只重消費者、輕從業者”的局限,讓行業規范覆蓋“平臺-商戶-騎手-消費者”全鏈條,體現了對行業生態的整體考量。
外賣行業的健康發展,既需要平臺、商戶主動合規,也需要監管部門持續跟進、強化落實。唯有讓“紅線”真正帶電、“規矩”落到實處,才能讓外賣行業擺脫亂象困擾,在合規軌道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最終讓消費者、從業者、經營者都能從中受益,讓外賣這一便民服務真正成為城市生活的“加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