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網約車,遇到高薪招聘要警惕
核心閱讀
近年來,網約車行業發展迅速。有不法分子以高薪為誘餌,欺騙求職者高價購車并辦理貸款,從中套取車輛差價,并賺取返利回扣。所謂招聘企業既無實際業務又無真實用人需求。求職者上崗后無單可接,想退車退款卻遭拒絕。四川成都警方成功打掉這一犯罪團伙,并提醒求職者提高警惕,避免陷入招聘陷阱。
“知名平臺合作授權”“輕松月入過萬”,類似高薪招聘網約車司機的廣告,可謂吸引力滿滿。
隨著網約車司機規模持續擴大,不法分子瞄準求職者設下“套路運”:虛假宣傳高額收入,誘騙求職者高價購車,騙局敗露后拒絕退款或退車甚至閉店跑路……稍有不慎,求職者就容易掉入連環套。今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區分局就破獲了一起受害群體逾百人、犯罪團伙非法獲利數百萬元的“套路運”詐騙案。
待遇虛高,“跑專線月入過萬”是騙局
2023年4月,貨車司機陳華(化名)打算換個工作。“訂單時有時無,就想找個踏實的司機崗位。”他在招聘網站留下信息,沒多久就接到電話。
“我們可不是普通的網約車公司,而是攜程平臺的合作方,專門跑機場專線,保底輕松月入1.3萬元。”電話那頭,工作人員熱情邀請陳華來線下門店談談。
來到位于新都區的門店,陳華覺得像那么回事兒:兩間鋪面里掛著顯眼的攜程平臺標志,十幾個員工忙活著洽談簽約,胸前也有工牌。“看到有知名品牌背景,當時一點都沒起疑心。”陳華說。
業務員攤開本子算賬,這份司機工作著實待遇優渥:只跑成都機場專線和成都綿陽城際專線,公司保證單量,輕松月入過萬,比普通司機收入高不少;通過公司可以零首付購車,分期繳納車款,不想干了可以退車,后續無其他任何費用。“清清楚楚,沒有任何套路。”業務員信誓旦旦地說。
順利通過面試,思考了幾天,陳華決定入行。在公司介紹下,他訂購了一臺紅旗轎車。“當時他們許諾,除了每月分期付款3800元,啥都不用操心。”陳華說。后續上牌照、接車,辦理網約車駕駛員證和網約車運輸證,公司確實一手包辦。
萬事俱備,啥時候能開始跑業務?公司左拖右拖,幾個月后才開始上崗培訓,陳華發現有點不對勁。
“收入保底的說法變了,改成自己跑滿100單才能‘轉正’,然后再享受保底政策。”上崗后,陳華按公司要求從攜程旅行APP上接單,發現幾乎無單可接,“想完成100單太難,感覺上當了。”陳華說,許多受害者甚至連一個訂單都未曾接到,更別說能月入過萬。
90后王錚(化名)也有相似遭遇。原本的工廠工作收入不高,在招聘平臺上看到涉案公司“高薪招司機”的信息后,就主動上門應聘。
王錚對保底月入過萬的噱頭將信將疑。他要求公司寫下書面的保底收入承諾并加蓋公章,還將洽談過程錄音留存,這才放心。“當我拿著這些去理論時,他們還是百般推脫,借口平臺規則變了,許諾的事一件都沒做到。”王錚無奈地說。
機場專線行不通,王錚試著聯系公司許諾的成綿城際專線。打通電話,所謂調度員張口就要先收每月2000元的“調度費”。王錚醒悟過來:“全都是騙局。”
套路很深,買了高價車還要“被貸款”
虛假宣傳高額收入,只是“套路運”中的一環。經公司介紹“零首付”購買的車輛,更讓陳華等受害者苦惱。
“當時給出了兩個用車方式,可以向公司租車,也可以購買新車。”陳華回憶,業務員話里話外都表示租不如買:“買的車就是自己的,公司幫你辦手續,以后還可以回收車輛,回籠資金。”在話術引誘下,他才簽下合同,花19萬元訂購了一臺紅旗轎車。
“購車合同被直接收走,然后告訴我還要向指定公司貸款。”陳華這才得知,原來購車款需要自己貸款。但業務員表示不用擔心,反正可以退車,不會留下債務。
在陳華手機上,記者看到當初詐騙分子教他應對銀行風控專員的話術:“車子家用自用,千萬不要說跑網約車”“還款無壓力,不要談其他話題”……就這樣,銀行的審核也被成功應付過去。
“當我們有疑問時,業務員就反復強調不用管、沒風險。”王錚說,自己是在業務員的手機上瀏覽合同內容,還沒看清條款就被催著簽字,“收到短信才知道自己貸了款,而且有兩筆。”
后來,陳華前往紅旗汽車銷售服務4S店詢問,發現自己的同款車售價只有12萬元左右。其他受害人購車均遇到4萬元以上的溢價。
向公司維權時,管理層對此前的承諾矢口否認,讓陳華拿出證據。但在環環設計下,陳華根本沒拿到訂車合同、購車發票,公司還以各種“合同”中約定的理由單方面認定他違約,拒絕退款或退車。
無奈之下,陳華只好在其他平臺開網約車維持生計。“扣去貸款和各種成本,幾乎存不下錢。”這次被騙,大大加重了他的生活負擔。
對于維權意識較強的王錚,公司則有另一套應對方案。“我提出退車時,他們說資金不足,但可以幫我把車轉租出去慢慢還錢。其實這都是為了暫時穩住我。”一年過后,公司通知無人租車,要求王錚自己把車開走,“答應幫我轉租的經理也開始不回信息,最后‘人間蒸發’了。”
越來越多受害者發現騙局,拿起法律武器維權,詐騙團伙開始關閉、更換公司以逃避售后責任。今年5月,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區分局接到群眾報警,反映轄區內4家公司涉嫌實施“套路運”詐騙。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
多方核實,切勿輕信“高薪保底”承諾
此前新都警方并未辦理過“套路運”案件,由于時間跨度大、受害人數多,犯罪團伙運作模式隱蔽,負責本案的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區分局刑警大隊中隊長顧吉祥感到壓力不小。
“就業關系著萬千家庭的幸福,其中的毒瘤一定要打掉。”顧吉祥加入了受害者們的溝通群,告訴大家,“公安機關一定負責到底。”
圍繞4家涉嫌詐騙的公司,辦案民警進行了大量走訪取證,為案件搭起框架。“該團伙框架結構逐漸清晰,同時我們充分摸排了受害者的被騙情況。”顧吉祥介紹,以熊某、鐘某、朱某為主犯的犯罪團伙浮出水面。
為保證辦案質效,新都區公安分局及時協調新都區人民檢察院全程介入。會商中,案件的定性問題引發討論:是民事糾紛,還是詐騙?
“這些公司確實存在車輛的實物交付,也提供了辦理證件、培訓、派單等服務,很有迷惑性。”顧吉祥說,正確定性的關鍵在于,這些公司究竟靠什么盈利。對涉案資金流水進行統籌分析,警方摸清犯罪團伙的套路。
原來,團伙誘導求職者向金融公司貸款購車,并隱瞞了真實車價;這些車輛價格被以零首付購車、高開購車發票等方式抬高,團伙就能從中套取車輛差價,并與貸款公司、汽車銷售公司串聯賺取返利回扣。顧吉祥解釋,“套路運”犯罪團伙不通過實際貨運業務、車輛租金或企業用工需求獲取利潤,其收益來自對司機的詐騙所得。
同時,嫌疑人注冊成立的公司均是“空殼公司”,在既無實際業務又無真實用人需求的情況下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積累糾紛較多后,團伙便頻繁更換公司法人、關閉經營門店,幻想“金蟬脫殼”。
“經過調查,團伙承諾的兩大‘保單’業務純屬子虛烏有。”新都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民警李佳駿說,所謂“攜程平臺機場專線”,派單完全隨機;而所謂“成綿城際專線”實為成都至綿陽間的非法營運業務。網約車司機根本無法賺到犯罪團伙許諾的薪資。
調查取證充分,今年6月,新都區公安分局開展集中抓捕行動,成功打掉此“套路運”詐騙犯罪團伙,搗毀4家涉案公司,抓獲嫌疑人7人,其中刑事拘留6人,取保候審1人。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警方提醒廣大求職者:“套路運”主要由廣告引流、話術設套、誘導簽約等環節構成。對“輕松入職”“高薪保底”等不切實際的承諾,務必多方核實招聘信息;凡在求職過程中被要求先行支付大額費用(如購車款、高額培訓費、押金等),必須提高警惕。